沙鹿區

沙鹿區,舊稱「沙轆」,是台灣台中市西部海岸平原上的一個重要行政區,位於台中市區與台中港之間,是台中國際機場的所在地。區內人口約有十萬人,是台中海線地區人口最多的區域。沙鹿的行政歷史經歷多次變革,曾為日治時期的沙鹿庄與沙鹿街,戰後隸屬台中縣大甲區,後來成為直轄的沙鹿鎮,縣市合併後,成為現在的沙鹿區。

在歷史發展方面,沙鹿早期是平埔族拍瀑拉族沙轆社人的活動範圍,清朝雍正年間因「大甲西社事件」後,漢人逐漸進入開墾,形成街庄聚落。日治時期隨著縱貫鐵路海線的開通,沙鹿被納入全島的交通體系,交通便利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隨著台中港的興建,原本以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逐漸轉向工商業。由於開發較早,加上地理位置居中,沙鹿成為大肚山以西的重要生活圈,交通與生活機能皆相當完善,近年來也因鄰近多個產業園區而發展迅速。傳統農產方面,甘藷與豬肉等副食品仍是當地具有代表性的特產。

沙鹿區的地形主要由大肚台地與清水隆起海岸平原構成,東部為台地地形,是區內的主要地勢,屬大肚山台地中段;西部則屬平原地形,地勢較為平坦,是區內主要的市街及生活區。沙鹿的東西寬約4.9公里,南北長約8.2公里,總面積為40.4604平方公里,東邊與西屯區、大雅區相鄰,西邊接壤梧棲區,南方與龍井區為界,北方則與清水區相接。

水文方面,區內天然溪流眾多,包括橋頭寮溪、鹿寮南溪、鹿寮北溪、竹林南北溪、北勢溪、南勢溪、鷺山坑溪及風騷溝等,大多源自大肚台地。其中除少數溪流如竹林南北溪、北勢溪與南勢溪中下游常年有水外,其餘溪流多為季節性水流,平時多為乾涸狀態。人工水利設施以引自大甲溪的五福圳最為重要,灌溉鹿峰與鹿寮地區,其餘還有數條小圳道收集各溪餘水以供農田使用。

沙鹿區的氣候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溫暖,夏季炎熱漫長,冬季則氣溫偏高而短暫。全年氣溫均在攝氏14度以上,4月至9月平均氣溫高於20度,7月為最熱月份,均溫約攝氏27至29度;1月為最冷月份,均溫亦維持在14至15度之間。降雨方面則有明顯的乾濕季差異,10月至翌年4月為乾季,5月至9月為濕季,其中6月與8月因梅雨與颱風等因素為全年降雨量的高峰期。區內降雨量由西向東逐漸增加,年平均雨量介於1,215至1,307公釐之間。

閱讀更多

文章

【台中沙鹿住宿】花沐蘭 Motel:人生第一次 Motel 體驗

花沐蘭 Motel 是位於台中沙鹿的汽車旅館,也是我 Motel 住宿的初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