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城

地址: 白石城
白石城

白石城(しろいしじょう)位於日本宮城縣白石市,是一座建於平山地形上的日本古城,又被稱為益岡城(枡岡とも),現為白石市指定史跡,並名列「續日本100名城」第105號,是當地重要的歷史文化象徵。

白石城最初在中世時期為白石氏(或稱刈田氏)的居館,到了戰國末期,城主屢次更迭。進入江戶時代後,白石城由仙台藩的重臣片倉氏統治,作為其領地與政治中心。與九州的八代城等少數例外相同,白石城在江戶幕府實施「一國一城令」下,仍被特許保留,直至明治維新方才終止其作為軍事設施的角色。

白石城的結構在江戶時代持續發展,其規模不斷擴張。根據不同年代的古繪圖比較分析,最終形成「六丸五曲輪」的完整格局:

  • 丘陵頂端設有本丸、二之丸、中之丸、西曲輪

  • 中段則有沼之丸、南之丸、巽曲輪、帶曲輪、厩曲輪

  • 平地部分為三之丸與外曲輪

本丸中心設有一座三層高的大櫓(即三階櫓),取代傳統天守的功能。儘管有說法認為此櫓是由原先的二層櫓擴建而成,但根據考古與文獻研究,如《片倉小十郎的城 白石城跡發掘調查報告書》,推斷此三階櫓自建造初期即為三層設計。之所以不稱「天守」,是基於白石城作為支城的地位,以及對幕府的政治考量,故改稱「大櫓」。

現今所見的三階櫓與城門為1995年(平成7年)復原重建而成,根據歷史圖像與考古資料盡可能還原江戶時代原貌。除了重建建築,城內亦保存若干原始遺構,例如:

  • 厩口門被移築為延命寺山門

  • 東口門移至當信寺山門

  • 另有原屬上屋敷與奧方御門的建築被移至名取市與白石市民間保存

  • 原有土塁則多仍保留原狀,為研究江戶時代築城技術的珍貴資料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