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位於臺灣西北部,擁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其北鄰桃園市,南接苗栗縣,東南部與宜蘭縣、臺中市相連,西臨臺灣海峽,並與新竹市接壤。全縣總面積約1,427平方公里,地勢多為丘陵、台地與山地,僅鳳山溪與頭前溪中下游地區形成沖積平原。
產業發展
新竹縣早期以農業為主,隨著1970年代工業技術研究院於新竹市設立,以及1980年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落腳新竹市東區及新竹縣寶山鄉,該地區逐漸成為臺灣高科技產業的重鎮。此外,1990年代新竹工業區於湖口鄉轉型,從傳統產業轉變為新興高科技聚落,吸引大量人口湧入,使新竹縣成為北臺灣經濟發展的核心之一。
地形概況
新竹縣地形以山地與丘陵居多,平原較少。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遞降,雪山山脈位於縣境東南部,與宜蘭縣、臺中市交界,平均海拔約3,000公尺,而至竹北市附近則降至20至30公尺。平原、丘陵與台地各具特色:
新竹平原
位於縣境西部,鳳山溪與頭前溪之間,涵蓋竹北市大部分地區,以及新埔鎮、關西鎮、芎林鄉、竹東鎮、橫山鄉等部分地區,是新竹縣主要的農業生產區與商業中心。湖口台地
位於縣境北部,東西走向狹長帶狀,涵蓋新豐鄉、湖口鄉以及部分新埔鎮、關西鎮。該地以旱作、茶葉及水果為主要農產,而湖口工業區則成為縣內重要的高科技產業聚落。丘陵地區
主要分布於新埔鎮、關西鎮、芎林鄉、橫山鄉、竹東鎮、北埔鄉、寶山鄉、峨眉鄉等地,以茶葉與水果種植為主。山地區域
主要位於尖石鄉、五峰鄉,部分關西鎮、橫山鄉、竹東鎮、峨眉鄉亦屬山區範圍。五峰鄉西南端的爺巴堪溪流域屬於雪霸國家公園,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
氣候概述
新竹縣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約22.8℃,最冷的月份為1月,最熱的月份為7月,年均降雨量約1,675.6公釐。冬季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1至3月間易有寒流來襲,氣溫常低於新北市淡水區1至3度,存在寒害風險。
新竹縣憑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與科技產業優勢,成為臺灣北部重要的經濟與文化發展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