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

連江縣位於臺灣海峽正北方,面臨閩江口、敖江口和羅源灣,地理位置為海運要衝。該縣由馬祖列島組成,通稱馬祖(Mā-cū),全境包含南竿、北竿、東莒、西莒、東引、西引等36個島礁,劃分為4個鄉,因此也有「四鄉五島」的別稱。

由於第二次國共內戰的歷史背景,原連江縣分治,中華民國政府在馬祖列島復設連江縣政府,而中國大陸則在福州市管轄原本的連江縣,形成今日兩個連江縣的特殊情況。一般在口語上,會以「大陸連江縣」和「馬祖」區分兩地。

地理與自然環境

馬祖列島位於福建省閩江口外,南北綿延54公里,總面積28.8平方公里,由東引島、西引島、亮島、高登島、大坵、小坵、北竿、南竿、西莒、東莒等大小島嶼與礁石組成。最大島嶼為南竿島(面積10.4平方公里),全縣最高點為北竿的壁山。由於地理位置特殊,馬祖控制了福建閩江口的出入口,戰略價值極高,西距福州16浬,東距臺灣基隆114浬(東引至基隆90浬),南距金門152浬,與金門遙相對峙,扼守臺灣海峽。

氣候特徵

馬祖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熱,降雨集中在春夏季。最冷月份為1月,平均氣溫9.2°C,受東北季風影響,氣溫低且風勢強勁;最熱月份為8月,平均氣溫28.2°C,氣候潮濕。全年平均降雨量1,082.4毫米,其中6月降雨最多(170.4毫米)12月降雨最少(20.8毫米)

經濟與發展

馬祖過去長期為軍事前線,經濟發展受限,近年來開始推動觀光產業,結合當地的閩東文化、戰地歷史與自然景觀。馬祖的傳統聚落,如芹壁村,完整保留了閩東式石頭屋建築,被譽為「海上迷你地中海」。此外,馬祖的藍眼淚奇觀,每年春夏之際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賞。

當地的馬祖高粱酒產業發展成熟,以其獨特的風味和釀造技術聞名,成為馬祖最具代表性的特產之一。此外,馬祖的海鮮資源豐富,尤以淡菜、黃魚、馬祖繼光餅聞名。

連江縣(馬祖)融合了戰地文化、閩東傳統與海島風情,不僅擁有獨特的戰略地位與歷史背景,近年來也積極發展觀光,成為結合自然與文化魅力的離島旅遊勝地。從芹壁村的閩東風貌,到北海坑道的軍事歷史,再到藍眼淚的夢幻景象,馬祖展現了不同於臺灣本島的獨特魅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