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區於1947年由舊深川區與舊城東區合併而成,名稱來源於其位於隅田川東側的位置。地理上,它夾在隅田川與荒川之間,南臨東京灣,位於所謂的「江東三角洲」南部地帶。
歷史沿革
江東區的土地原本是海洋與散布的小島,至江戶時代開始進行填海造地與新田開發。深川地區在1657年的明曆大火後,成為江戶幕府重要的都市開發對象,設有大量武家屋敷與寺社,逐漸發展成繁榮的下町地區。富岡八幡宮與深川不動堂所在地的深川、以及亀戸天神所在地的亀戶等地區,皆成為人潮聚集的文化中心。
城東地區則以農業為主,同時也是江戶近郊的行樂地點。明治時期以後,江東區充分利用廣闊的土地與水運資源,加速工業化,形成了工廠、住宅與商業區混合並存的城市景觀。深川地區也在關東大地震與東京大空襲後進行大規模區劃重整。
現代發展
臨海地區如青海與有明,屬於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東京臨海副都心,與港區台場一帶共同構成現代化的濱海都市。該區域亦為2020年東京奧運與帕運的重要比賽場地所在地,擁有東京國際展示場(東京ビッグサイト)、有明競技場、有明體育館等多功能設施,吸引大量國內外旅客,並設有完善的飯店與商業設施。
另一個快速發展的地區是豐洲與夢之島。由於地處市中心近郊,交通便利,吸引大量家庭移入,大型高層住宅林立,形成人口急速成長的高樓地帶。隨之而來的是學校與保育設施的需求壓力,導致原本已統廢合的小學與保育園面臨容納困難的局面。此外,2018年,從中央區築地市場搬遷至豐洲市場的重大變化,也讓該區成為話題焦點。
傳統與文化活動
江東區保有豐富的傳統祭典與文化活動:
-
深川祭:富岡八幡宮的例祭,每三年舉行一次本祭。祭典時有多達54座神輿參與,途經約8公里的區域,並以「水掛祭」著稱,觀眾可從沿途潑水給神輿隊伍,增添熱鬧氛圍。
-
鷽替神事:每年1月在亀戶天神舉行,象徵將過去的厄運「鷽(謊言)」換成今年的「福」。民眾會排長隊獲取精緻的木雕鷽鳥作為吉祥物。
-
藤祭り:春季在亀戶天神舉行,屆時神社內的藤花盛開,吸引眾多賞花與祈求學業成就的參拜者。
主要名勝與設施
江東區擁有多處值得參訪的景點與設施,包括:
-
深川不動尊、富岡八幡宮:具歷史與信仰意義的寺社。
-
亀戶天神社:知名的藤花景點與學業祈願地。
-
猿江恩賜公園:居民日常休憩之所。
-
東京國際展示場(東京ビッグサイト)、有明展示場(有明GYM-EX)、有明體育館:大型展覽與體育活動場地。
-
東京松下中心:科技與生活融合的展示中心。
-
江東圖書館(中央館):提供豐富資源的公共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