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县位于台湾西北部,地理上归属中部地区,东邻雄伟的雪山山脉,西濒辽阔的台湾海峡。县治设于苗栗市,全县共辖2市、5镇、11乡(其中包含1个山地乡),共计18个乡镇市。其中,头份市是苗栗县内人口最多、发展最为蓬勃的城市。
苗栗县与新竹县市共同构成“竹苗生活圈”,北部中港溪流域与新竹密切往来,而南部大安溪地区则与台中市互动频繁。由于地形多山,交通发展受到限制,各乡镇居民多以村里层级进行交流。
地形特征
苗栗县地势崎岖,境内主要地形由西至东依序为平原、丘陵、台地及山地,主要属于雪山山脉西侧的河川冲积扇,经过长期河流侵蚀,逐渐形成现今错落有致的地貌。县内河川众多,主要河流包括:
- 中港溪:源自鹿场大山(乐山)西北侧,流经苗栗县北部与新竹县西南部。
- 后龙溪:发源于鹿场大山西南侧,流经县中部地区。
- 西湖溪:源自三义乡关刀山北侧,贯穿县中西部。
- 大安溪:起源于大霸尖山西侧,流经苗栗县南部并延伸至台中市。
苗栗县整体形状宛如一颗钻石,东西最宽约64公里,南北长约50公里,总面积达1820.31平方公里。西部海岸线长约50公里,北起竹南镇崎顶里,南至苑里镇房里海岸。
气候特征
苗栗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介于20~22°C之间。受地形与季风影响,气候表现因区域而异:
- 沿海平原与丘陵地区 属于副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 1,000公尺以上山区 属于温带气候,部分高山甚至接近寒带气候。
全县年降雨量约1,600毫米,山区雨量丰沛,超过2,500毫米,而西部沿海则约1,200毫米。降雨日数每年约100~125天,主要集中于5月至8月。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冬季则由东北季风主导,形成显著的季节变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苗栗县南端大安溪、火炎山一带被视为台湾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冬季比其他中部县市更为阴冷。此外,每年9月,随着冬、夏季风交替,头屋乡会出现强烈的“九降风”现象,风势强劲,对人车行动造成不小的影响。
客家文化与生活特色
苗栗县是台湾的客家大县,客家族群占全县人口的绝大多数,深厚的客家文化涵盖语言、美食、节庆等方面,形成浓厚的地方特色。因地形因素,各乡镇村里之间的联系紧密,形成具有强烈在地风情的“山城”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