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市

宜兰市位于台湾东北部的兰阳平原中央,是宜兰县的县治所在地,也是县内人口最多的城市。全市面积约29.4平方公里,是全台面积最小的县辖市,但由于其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

宜兰市旧称“五围”,自1810年纳入清朝版图后迅速发展。1812年设厅治理,翌年兴建宜兰城,逐渐成为兰阳平原的行政与文化中心。经历日治时期的城市建设与战后行政体制转换,宜兰市一直是宜兰县的核心地区。如今的市区内设有县政府、县议会、县史馆等重要县级机构,也被视为宜兰的文教重镇。

地理上,宜兰市位于兰阳溪冲积扇的一部分,属于滨海平原地质区。其地层以沙、砾、黏土为主,为全新世的冲积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与城市发展。宜兰市四面环乡:东邻壮围、南界五结、西连员山、北接礁溪,交通便利,对外联系发达。

气候方面,宜兰市属于副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约为22.2°C,最热月份为七月,气温达28°C左右,最冷的一月也仍维持在15°C以上。全年降雨天数达210天,平均年降雨量约2,776毫米,雨量分布不均,以五月至九月为主要降雨季节,包括梅雨与台风带来的降水,九月为降雨高峰。高湿度与丰沛雨量塑造出宜兰市湿润且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

宜兰市结合历史人文底蕴与地理优势,既是宜兰县的行政中枢,也是文化教育与日常生活的重心,展现出兼具传统与现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阅读更多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