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北市中心的國立臺灣博物館,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公立博物館,隸屬中華民國文化部。自日治時代建立以來,便扮演著蒐藏、研究與展示臺灣自然與人文資產的重要角色,是了解臺灣發展脈絡的關鍵場所。
國立臺灣博物館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建於日治時期,館舍位於現今臺北市的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北側,為一座具歷史意義的古典建築。因其歷史價值與建築特色,該建物已被指定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並受到妥善保存與修復。除本館外,博物館系統亦於臺北市其他地點設有多處館區,擴大展示與服務的觸角。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豐富,內容橫跨人文與自然兩大領域。其蒐藏範疇涵蓋臺灣地質、礦物、動植物、生態環境,以及原住民族文化與歷史發展,並延伸至農業、水產、工藝、貿易、林業等主題,收藏總數約達四萬件標本。
在2005年至2017年期間,博物館曾於二樓展區舉辦「臺灣生物」與「臺灣原住民」主題的常設展覽,提供民眾深入認識在地自然與族群的珍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