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保田城

地址: 久保田城
久保田城
掬茶 - 投稿者自身による著作物, CC 表示-継承 4.0, リンクによる

久保田城位於日本秋田縣秋田市千秋公園一帶(舊出羽國秋田郡久保田),雖未被指定為國家史跡,但作為「千秋公園(久保田城跡)」被秋田市指定為名勝。此外,它也被選為「日本百大名城」的第9號。

久保田城是江戶時代久保田藩主佐竹氏的居城,也被稱為「矢留城」或「葛根城」。在江戶時代後期至明治時代的官方文書中,經常使用「秋田城」這一名稱,不過與古代陸奧國府所在地的「秋田城」不同,兩者在地點上並無關聯。作為名勝的官方名稱為「千秋公園(久保田城跡)」,因此「久保田城」是正式名稱。

久保田城築於旭川(雄物川支流)左岸、舊程野村窪田地區的神明山(標高約40公尺)上,為一座平山城。城內石垣僅在基部少量使用,其上堆築土壘(稱為「鉢卷土手」),並未設置天守,而是在壘上建有稱為「御出書院」的櫓座敷作為象徵性建築,另設有8座櫓。久保田城未使用大量石垣,一說是出於對幕府的顧慮,另有一說是因東國地區原本多採用無石垣築城法,而佐竹氏出身於常陸國,家中缺乏石垣築造的專才。不過,也有記錄指出佐竹氏後來在江戶城修築中負責石垣工程。

久保田城善用地形與水系,如山川與沼澤,以加強防禦,並融入水堀與圓郭式結構等西國築城風格。據說在寬永10年(1633年)大火發生之前,曾有一座相當於天守的「御三階櫓」,但由於當時的圖繪資料未留下,尚無法證實。

1880年(明治13年)大火後,城內建築大多焚毀,之後城市重建時,大部分護城河也被填平,久保田城下轉變為秋田縣早期的官廳街。如今,本丸與二之丸地區規劃為「千秋地區」,建有千秋公園,而三之丸區域則建有秋田市立中央圖書館明德館秋田市文化創造館秋田縣立循環器・腦脊髓中心等設施。秋田縣知事官邸也位於三之丸御殿的舊址上。

目前保存至今的原始建築包括未遭大火焚毀、亦未曾解體或遷移的御物頭御番所,已被指定為市有形文化財(建築物)。另外,本丸新兵具隅櫓(御隅櫓)也已重建,本丸表門為木造復元,未來也計畫復原松下門黑門。另外,一處原本的後門在大火中倖存,後來遷至旭北寺町的鱗勝院,經過改建後仍保存至今。

文章

照片

目前沒有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