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新祖宮(勅建天后宮)

地址: 彰化縣鹿港鎮洛津里埔頭街96號
鹿港新祖宮(勅建天后宮)

鹿港新祖宮,正式名稱為「敕建天后宮」,位於台灣彰化縣鹿港鎮,是一座主祀媽祖的廟宇,創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目前被指定為彰化縣的縣定古蹟。這座廟宇是台灣唯一一座由清朝皇帝下詔、並以官費興建的媽祖廟,因此廟前設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石碑。

新祖宮的建立與林爽文事件有關。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灣爆發林爽文之亂,乾隆帝派遣陝甘總督福康安與參贊大臣海蘭察從鹿港登陸,順利平定叛亂。為感念媽祖庇佑,乾隆帝特別敕令福康安在鹿港建廟,並加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天后」。由於當地已有一座媽祖廟(鹿港天后宮),新建的廟宇便稱為「新祖宮」以示區別,舊廟則改稱「舊祖宮」。此外,鹿港還有一座歷史更早的媽祖廟——興安宮。

新祖宮曾於嘉慶十一年(1806年)與道光十四年(1834年)兩度整修,日治時期因戰火受損,至1970年再度重建。其最大特色之一是主祀的媽祖神像為「軟身媽」,即頭、手、頸為木雕,身體則為藤編,可轉動肢體、更換衣物。廟中兩旁的護衛神「千里眼」與「順風耳」也穿戴清代官方正式服飾,具有鮮明官廟風格。清領時期,每月皆有官員輪值祭祀。

新祖宮內保存多方歷史碑文,包括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敕建天后宮碑記」、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天后宮田產碑記」、嘉慶十一年(1806年)「重修廟宇碑記」與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天后宮碑記」等,合稱為「新宮讀碑」,為「鹿港八景」之一。正殿高懸「后德則天」匾額,為福康安所立,增添歷史價值。

文章

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