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

彰化縣位於臺灣中部偏西,東臨南投縣,西濱臺灣海峽,南接雲林縣,北鄰臺中市。縣境南北長約43公里,東西寬約40公里,整體形狀如一等腰三角形,總面積1,074.396平方公里,佔臺灣總面積的3%,是臺灣本島面積最小的縣份。

彰化縣擁有悠久的歷史,於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設縣,取「建學立師以彰雅化」、「彰聖天子丕昌海隅之化」之意,賜名「彰化」。目前縣內總人口約123萬人,是臺灣人口最多的縣市,並且是全臺唯一人口超過百萬的縣份。

地理環境與地形特色

彰化縣的地形主要可分為「平原」與「臺地」兩大類:

  • 平原地形:縣境內87.69%的土地屬於平原,包含北部的彰化平原與南部的濁水溪沖積平原,這些肥沃的土壤孕育出豐饒的農產,使彰化縣享有「臺灣米倉」的美譽。
  • 八卦臺地:位於彰化縣東部,北段面積較大且坡度較為平緩,越往南部則面積逐漸縮小,坡度加大,形成獨特的地貌。著名的八卦山風景區即位於此,成為縣內重要的自然景點。

行政區劃與發展

彰化縣下轄2市(彰化市、員林市)、6鎮(鹿港鎮、和美鎮等)、18鄉,共計26個鄉鎮市。縣治位於彰化市,為全縣的政治與經濟中心。彰化縣與臺中市、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在產業、文化與交通發展上緊密聯繫,共同構築臺灣中部的重要經濟圈。

水文與農業發展

彰化縣內河川眾多,主要水流包括洋子厝溪、東螺溪及員林大排等,這些水源為縣內農業發展提供了充沛的灌溉條件。縣內主要農作物以稻米為主,此外還有花卉、蔬果等多樣化的農產品,支撐當地農業經濟發展。

彰化縣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優越的地理位置與發達的農業產業,成為臺灣中部不可忽視的重要縣市。無論是歷史探索、文化體驗,或是農村風情,彰化縣都能帶給旅人獨特的旅遊體驗。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