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府城(こうふじょう),又稱「舞鶴城」,是位於山梨縣甲府市的一座平山城。其遺址現今被列為國家史跡,為甲府市中心重要的歷史地標之一,與武田氏的躑躅ヶ崎館共同構成了甲府的歷史核心。

建城背景與歷史沿革

甲府城建於甲府盆地北部的一条小山,這一地勢高點自古以來便是甲府市的戰略與政治重心。在武田氏統治時期,甲府以躑躅ヶ崎館為中心發展為城下町,成為甲斐國的政治中心。隨著武田氏的滅亡,甲斐國先後由德川氏與豐臣系大名接管,並於此地築起新的城郭——甲府城,進一步重整城下町,使甲府成為更為規模化的政治與軍事基地。

在豐臣政權時期,甲府城具有牽制德川家康的重要戰略地位;而進入江戶時代後,甲府則被定位為親藩領地(甲府藩),是最靠近將軍家的重鎮之一。雖然城內設有天守台,但是否曾實際建造天守,至今尚無定論。

隨著時代推移,甲府城經歷了不同階段的統治與變化,包括江戶時代的幕府直轄時期與甲府勤番制度時期,長期作為地方行政與軍事中心發揮關鍵作用。

明治以降的變遷與現況

明治政府於1873年實施廢城令,甲府城被指定為廢城。隨後,為了推動殖產興業政策,原城內建築大多遭到拆除,內堀也被填平,原址被轉用為公共設施與行政用途。

城跡後來又因JR中央本線的開通以及甲府車站的設置而遭到分割(車站建於舊城內清水曲輪位置)。然而,戰後的發掘與保護行動逐漸恢復其歷史風貌。如今,甲府城部分構造得以保存,包括本丸、天守曲輪、天守台、稻荷曲輪、鍛冶曲輪的石垣部分護城河,並對外開放成為公園與觀光景點。

出土文物中,尤以金箔鯱瓦裝飾瓦最具代表性,現為山梨縣指定文化財

文章

照片

目前沒有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