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岡城位於日本福井縣坂井市丸岡町霞,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平山城,別名「霞城」。此城築於福井平原東側一處獨立丘陵之上,地勢略高,具有易守難攻的優勢。江戶時代,丸岡城曾作為丸岡藩的藩廳,並且是當地政治與軍事的核心。現存天守為日本全國僅存的十二座原始天守之一,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也是北陸地區唯一的現存天守。
城郭最初建於安土桃山時代,推測由柴田勝豐於1576年(天正4年)奉其叔父柴田勝家之命興建。此後,城主數度更替,先後由青山氏、本多氏、荒尾氏等家族統治,見證了戰國末期到江戶時代地方權力格局的變化。近世時期,城山麓部分擴建,並在周圍構築五角形內堀,形成兼具防禦與美觀的城郭布局。
丸岡城的別名「霞城」,源自一段流傳已久的傳說:據說在一次激烈的合戰中,城池面臨被攻陷的危機時,一條巨蛇突然出現,吐出濃霧將整座城隱藏起來,敵軍因此無法找到城池而撤退。這段故事不僅為城池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讓「霞」成為它的象徵。
現存天守為獨立式望樓型二重三階構造,下層為大入母屋,上層建有四周帶有回廊的小望樓。天守台石垣以野面積技法砌成,質樸厚實。最初屋頂為杮葺,並飾有漆塗與金箔鯱,後期改用越前國盛產的笏谷石製瓦,近代修復時則改為石川縣小松市產的滝ケ原石瓦。天守內部的木造樓梯極為陡峭,階段狹窄,因此現已加裝麻繩,方便遊客攀登。
這座天守曾在1948年(昭和23年)的福井大地震中全毀,之後於1955年(昭和30年)依原貌重建,並使用了原有部材的七成以上,保持了歷史真實性。不過,在此次重建中,最上層的窗戶樣式由原本的拉門改為突上窗(蔀戶)。
丸岡城周邊亦保留部分遺構與移築建築,例如移往石川縣小松市興善寺、福井縣芦原市蓮正寺的城門,以及保存於民宅中的「不明門」。石垣、土塀等構造物仍可見當年雄姿。坂井市自2015年起成立「丸岡城國寶化推進室」,積極推動其申報國寶資格,並計劃復原內堀及多座城門、櫓與二之丸御殿,以重現江戶時代的完整城郭景觀。
文章
照片
目前沒有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