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城是位於靜岡縣三島市的一座中世山城,原本築於伊豆國田方郡山中地區,如今已被指定為日本的國家史跡。這座城堡是由戰國時代的北條氏所興建,屬於小田原城的支城之一,也是「箱根十城」之一的重要據點。
山中城的歷史可追溯至永祿年間(1558年-1570年),由北條氏康下令建造,目的是為了防衛北條氏的本拠地──小田原城的西側。城堡的位置設計巧妙,直接與東海道的交通動線融合,兼具軍事與交通掌控的功能。進入北條氏政掌權時期後,面對與豐臣秀吉日益緊張的關係,山中城曾進行擴建與改修,以強化防禦。然而,在1590年豐臣政權發動小田原征伐之際,山中城仍未完工,便遭遇豐臣方的大軍來襲。
豐臣秀次率領約六萬八千兵力進攻山中城,而北條方的守城軍僅有約三千人,由北條氏勝、松田康長、間宮康俊等人率領。雖然北條方頑強抵抗,尤其是間宮康俊在三之丸與岱崎出丸一帶帶領二百人奮戰,讓豐臣軍也付出相當的代價,包括部將一柳直末等人的戰死,但面對兵力懸殊的戰局,山中城仍於半日內迅速失守。戰後,城堡即被廢棄,成為歷史的遺跡。
山中城之所以在現代受到關注,除了其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外,也因為其獨特的城郭構造得以保存下來。由於城堡在北條氏滅亡時即遭廢棄,未經後世改建,反而完整保留了戰國時代北條流築城技術的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稱為「畝堀」與「障子堀」的防禦壕溝設計,這些巧妙的構造如今經過復原與整備,成為重要的考古與建築史資料。
自1930年起,山中城被指定為國家史跡,1973年開始由三島市進行公園化整備與相關學術調查,並於2006年入選「日本100名城」第40號。過去每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當地還曾舉辦「山中城祭」,吸引遊客參與城跡巡禮與歷史體驗活動,惟近年來已中止舉行。
文章
照片
目前沒有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