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山城位於愛知縣犬山市,是一座坐落於木曾川南岸丘陵地上的日本古城,地處舊尾張國與美濃國的交界處。這座城堡建於約88公尺高的丘上,是典型的平山城。因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即為軍事與政權爭奪的要地。犬山城最初為岩倉織田氏所築的砦,後由織田信長的叔父織田信康加以改建,成為犬山城的雛形。之後歷經池田恒興、織田勝長等諸將治理,豐臣政權時期由石川貞清進一步改修,形成今日所見的基礎格局。
這座城堡曾在戰國時期的小牧・長久手之戰及關原之戰中扮演重要角色,成為西軍的重要據點。進入江戶時代後,犬山城由尾張藩的附家老平岩親吉進駐,後由成瀨氏一族治理長達九代,一直到明治時期為止。成瀨家對犬山城進行了多次整修,據推測,現存天守大致完成於元和三年,也就是1617年左右。犬山城的天守是現存十二座日本古代天守之一,並且被列為日本五大國寶天守之一,至今仍完整保存,是極為珍貴的歷史建築。
犬山城最具特色之處,在於它曾是日本最後一座私人擁有的城堡。直到2004年為止,皆由成瀨家族擁有,之後才由新設立的公益財團法人「犬山城白帝文庫」接手管理。這座城在2006年被選入日本百大名城。
犬山城的天守為望樓型建築,外觀三層、內部四層,並包含地下兩層空間。建築採用古典的入母屋屋頂,南側與西側各有一座附櫓相連。天守總面積將近700平方米,高度約19公尺。石垣為使用自然石堆砌的「野面積」工法,基座高約五公尺。天守的窗戶樣式多樣,包含突上窗、火燈窗與雙開窗等,呈現出日本戰國末期到江戶初期的建築特色。據說成瀨家第七代當主曾在天守最上層鋪設地毯,為迎接外賓所用,這一特色也在昭和時代的修復工程中被復原。
犬山城又被稱作「白帝城」,這個別名據說來自江戶時代儒學者荻生徂徠,因為城池佇立於木曾川岸的高丘之上,宛如中國詩人李白筆下的「白帝城」,因此得名。今日從木曾川犬山橋遠眺犬山城,依山傍水、古意盎然,彷彿仍能感受到當年武士與政權興衰的歷史氣息。
近年來,犬山市也積極推動犬山城的修復與保存,包含鯱瓦的修復、堀與石垣的重建計畫等。2017年,天守上的鯱因雷擊而受損,次年重新修復並舉辦紀念儀式。城堡自1935年起即被指定為舊國寶,1952年依文化財保護法正式列為「國寶」,現由犬山市負責管理。
文章
照片
目前沒有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