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取城

地址: 高取城
高取城
Mebiusu~jawiki - 投稿者自身による著作物, CC 表示 3.0, リンクによる

高取城位於奈良縣高市郡高取町的高取山上,因築於標高583公尺、比高350公尺的險峻山頂,又被稱作「高取山城」。它是日本三大山城之一,與備中松山城(岡山)、岩村城(岐阜)並列,以規模宏大和堅固著稱。城郭總面積達6萬平方公尺,周圍延長約30公里,是日本國內規模最大的山城之一。白漆喰塗裝的天守與29棟櫓樓林立於山巔,從城下仰望,宛如雪覆,因而有「看起來東南方的高取彷彿被白雪覆蓋,但其實那不是雪,而是土佐的城啊。」的讚歎之歌,土佐則為高取的舊名。

高取城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時代,據傳由南朝方的越智邦澄於1332年所築,原為越智氏本城貝吹山城的支城,後來逐漸成為越智氏的本據地。戰國時代,城曾因宗教勢力與一向一揆的衝突成為戰場。織田信長統治大和後,一度廢城,但筒井順慶及其後的豐臣秀長家臣重新改修,特別是在本多利久時期,以新規格建設出擁有多聞櫓、大小天守與17座三重櫓的巨大山城,形成了空前壯麗的規模。家臣團亦在山麓建立城下町,構成城郭與城下相輔的格局。

進入江戶時代後,本多氏因無嗣而斷絕,之後由植村氏接手,成為高取藩藩廳,石高2萬5千石,歷經14代直到明治維新。幕末時,天誅組事件曾波及此地,城也成為維新動亂的舞台之一。

明治維新後,高取城在1873年廢城,建築物多被拆毀或移築至寺院、學校,僅部分城門保留下來,例如二之門被移築至子嶋寺山門、松之門則在後世復元。雖然城內的建築已幾乎全數消失,但廣大的石垣群因位於人跡罕至的山頂,反而幸運保存下來,至今仍能看見壯觀的遺構。1953年被指定為國史跡,2006年更入選「日本100名城」。

文章

照片

目前沒有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