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取砂丘(とっとりさきゅう)位於鳥取縣鳥取市的日本海沿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海岸砂丘之一,也是山陰海岸國立公園的特別保護區。砂丘南北約 2.4 公里、東西約 16 公里,1955 年被指定為國家天然紀念物,2007 年入選「日本地質百選」,與大山並列為鳥取縣的象徵。它被稱為「日本三大砂丘」之一,但關於其他兩處砂丘的說法則各有不同。
鳥取砂丘的形成源自中國山地的花崗岩風化後,被千代川沖刷入海,再隨潮流堆積於海岸,最終因強勁的海風將砂吹向內陸,逐漸塑造出壯闊的砂丘地形。砂丘主要分布於鳥取市福部町岩戶至鳥取市白兔之間,千代川的東岸「濱坂砂丘」一帶約 545 公頃的區域,是最知名的觀光範圍。砂丘的南東方則有因砂丘與海隔絕而形成的多鯰ヶ池。
鳥取砂丘的高低落差可達 90 公尺,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稱為「すりばち(大砂碗)」的窪地,其最大高度差約 40 公尺。砂丘表面會因風向與風速的變化而出現獨特的景觀,例如砂崩落形成的「砂簾」,以及在風速每秒 5 至 6 公尺左右時出現的「風紋」,宛如自然描繪出的圖案。此外,在すりばち的低處還有地下水湧出,形成俗稱「綠洲」的小型水池。特別是在 2017 年因大雪融水,砂丘上的綠洲一度擴大至約 5430 平方公尺,水深達 1.4 公尺。
砂丘區域內存在三條大致與日本海平行的砂丘列。早期以陸地一側為起點依序稱為第一、第二、第三砂丘列,但在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之後,為避免陸側砂丘因砂移動減少而消失,改以海側起算,將靠海的一側稱為第一砂丘列,往內陸依序為第二、第三。
文章
照片
目前沒有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