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

地址: 大山
大山
Mti - 投稿者自身による著作物, CC 表示-継承 3.0, リンクによる

大山(だいせん)位於日本鳥取縣,是一座標高 1,729 公尺 的成層火山,雖然地質上屬火山,但現今並未被列為活火山。大山不僅是鳥取縣的最高峰,也是中國地方的最高山峰。因其山形壯麗,從不同角度觀賞會呈現富士山般的輪廓,因此又有「伯耆富士」「出雲富士」之稱;同時也因位於伯耆國而被稱為「伯耆大山」。大山入選「日本百名山」及「日本百景」,是鳥取縣最具象徵性的自然景觀。

地形與自然

大山屬於獨立峰,從中國山地稍稍突出的地勢中聳立而起,山體龐大,東西長約 35 公里、南北長約 30 公里,體積達 120 立方公里,是日本最大級的流紋岩質火山之一。主峰為劍ヶ峰(1,729 公尺),但因登山縱走路線危險,自古以來主要以次高峰彌山(1,709 公尺)作為信仰與祭祀的中心。

山腰至山頂擁有豐富的自然帶:海拔 800~1,300 公尺廣布西日本最大規模的山毛櫸原始林;更高處則無典型的針葉樹林帶,而是灌木林與高山草原。山頂一帶分布有珍貴的「大山伽羅木(ダイセンキャラボク)」純林,被指定為國家特別天然紀念物。整個區域屬於大山隱岐國立公園,同時被劃為國家鳥獸保護區。

歷史與信仰

大山自古即為聖地,《出雲國風土記》中的「國引神話」記載,大山是用來固定島根半島的神聖之杭。彌生時代以來被視為神靈居所,佛教傳入後,大山腹地建立了大山寺,成為融合山岳信仰、佛教與道教的重要修行場。865 年,大山寺改宗為天台宗別格本山,長期吸引修行者雲集。

與其他修驗道聖地不同,大山並未完全禁止女性入山。《大山寺縁起》記載男女與身分皆可修行,不過在江戶時代仍有部分時期限制女性參拜。明治初期因廢佛毀釋,大山寺一度遭廢絕,直到 1903 年才復興,但規模大幅縮小。

開發與保護

昭和時期曾推動大山山麓開墾,戰後引揚者進駐,使開墾範圍擴展至標高 1,000 公尺一帶。今日的大山則成為登山、滑雪及自然觀光的勝地。為保護脆弱的山頂地貌,1985 年起推行「一木一石運動」,登山者會將小石背上山頂以補強地形。

文章

照片

目前沒有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