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里遺跡

地址: 吉野ヶ里遺跡
吉野里遺跡
Saigen Jiro - 投稿者自身による著作物, CC0, リンクによる

吉野里遺跡位於佐賀縣神埼郡吉野里町與神埼市交界的吉野里丘陵,是日本彌生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環壕聚落遺跡之一,目前被列為國家特別史跡,並以「國營吉野里歷史公園」的形式部分對外開放。遺跡總面積約117公頃,自1986年發掘以來,逐步揭示了日本古代社會的重要面貌。

從佐賀縣東部的地形從標高約1,000公尺的脊振山地北端開始,逐漸向脊振山地南麓的丘陵地帶、佐賀平原及有明海延伸,地勢也隨之降低,形成一個向南開展的地形。吉野里丘陵是位於脊振山地南麓的丘陵地帶之一,橫跨吉野里町(舊三田川町)與神埼市(舊神埼町)。

吉野里遺跡最具代表性的特徵,是與聚落防禦相關的遺構。在彌生時代後期,形成了外壕與內壕的雙重環壕,總長約2.5公里的V字型深壕所圍繞的範圍廣達約40公頃。壕溝的內外設有木柵、土堤、逆木(用來阻擋敵人入侵的尖木樁)等防禦設施。此外,環壕內還設有多座用來警戒或威嚇敵人的瞭望塔。在大型外壕內有兩道內壕,壕內聚集著多座建築。北側聚落被命名為「北內郭」,南側則稱為「南內郭」。

在內郭的內部與外部,都發現了建築的遺構。包含竪穴建築與高架建築,推測是進行祭祀的成員或其隨從所居住之處,並在內郭中發現了作為祭祀場所的主祭殿、東祭殿與齋堂等建築。此外,還出土了用來儲存糧食的高架倉庫、儲藏穴、土坑,以及青銅器製造的遺跡等。

此外,還發現了大量用甕棺、石棺與土坑墓合葬的遺體,推測是當時居民或士兵等一般人的共同墓地。另一方面,在遺跡的南北兩端,各有一座墳丘墓(分別命名為「北墳丘墓」與「南墳丘墓」),推測可能是當時聚落首長等人的墳墓。從出土的甕棺中發現,有些人骨帶有傷痕,甚至有箭鏃仍刺在體內的,也有無頭的遺骨,可見當時戰爭的慘烈,令人聯想到「倭國大亂」的動亂時期。此外,也發現了許多與玻璃製管玉等裝飾品一同埋葬的墓葬。

此地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青銅器、鐵器及木器。包括勾玉、管玉等飾品,銅劍、銅鏡、織品、布製品等裝飾品,以及用於祭祀的物品等。1998年,在遺跡周邊還發現了一座銅鐸,推測是在九州北部製造,依其形狀被認為是「福田型銅鐸」。

出土的遺構與文物中,除了可見與九州北部為首的日本各地之間的共通或類似特徵外,也展現了與中國大陸、朝鮮半島及琉球群島等地在多方面的共通性與相似性。

此外,遺跡內的三座前方後方墳,推測是在彌生時代聚落消失之後所建造的。

文章

照片

目前沒有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