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簡稱「桃」,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之一,也是臺灣六都之一,位於臺灣西北部。市域西臨臺灣海峽,東接宜蘭縣,北鄰新北市,南接新竹縣。全市面積約 1,220 平方公里,設籍人口約 230 萬人,是臺灣人口第五多的縣市。桃園市下轄 13 個行政區(含 1 個山地原住民區),市政府位於桃園區。
桃園市名稱源自桃園區,該區與中壢區共同構成桃園市的都市核心,分別稱為北桃園和南桃園。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再加上境內擁有臺灣規模最大的桃園國際機場,以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與商業投資,促使桃園市快速發展,吸引大量人口移入,形成雙核心發展的桃園中壢都會區。部分學術研究認為桃園市亦是臺北都會區的一部分。
人口與文化
桃園市人口結構多元,由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及原住民族群共同組成。工業發展帶動大量東南亞外籍勞工的引入,桃園市因此成為全臺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縣市,同時也是越南裔新住民人數最多的城市。
根據桃園市國土計畫草案,未來桃園市將劃分為桃園、中壢、航空城三大主要都市核心,下轄六大空間發展區域,包括桃園都會區域、中壢都會區域、桃園航空城都會區域、新鎮生活區域、鄉村發展區域及生態遊憩區域。
地形
桃園市地形以連綿不斷的台地為主,整體呈西北-東南走向,西北地勢平緩,東南地區則以標高 300 公尺以上的丘陵、階地及山岳為主。大漢溪自石門水庫向東北出市境,將全市分為東南與西北兩大部分。由於自然水源稀少,人工埤塘遍布,成為桃園地理的顯著特徵。石門水庫建成前,桃園曾有多達 8,845 個埤塘,被稱為「千塘鄉」。埤塘功能包括蓄水灌溉、養魚休閒及景觀用途。
氣候
桃園市除東南山區外,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受東北季風與西南季風影響顯著。東北季風通常從每年 10 月下旬持續至翌年 3 月,帶來強風與低溫;西南季風則從 5 月至 9 月,天氣晴朗,午後多雷陣雨,颱風主要集中在 7 至 9 月。
年雨量介於 1,500 至 2,000 毫米(山區則達 2,000 至 4,000 毫米),夏季降雨較多,冬季則降雨日數較多。全年平均氣溫約 22.6°C,夏季平均氣溫 29°C,冬季約 16°C。桃園市沿海的新屋區因空曠地形,常錄得全臺冬季平地最低溫。全年平均濕度約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