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遗址公园

卑南遗址公园

卑南遗址公园是一座融合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综合性公园。其开放式的园区空间与博物馆设计,不仅持续进行考古挖掘,同时也进行文物的展示与保存,这样的特性正是卑南遗址公园最独特的魅力所在。游客可以通过展厅深入了解卑南遗址及其文化背景;也能亲临考古现场与月形石柱,近距离观察数千年前的遗迹与历史文物;此外,站上公园两侧的瞭望台,还能俯瞰整个园区的自然风貌,若运气好,甚至能亲眼看到考古人员正在进行发掘作业。

卑南遗址是台湾东部新石器时代卑南文化的代表性遗址之一。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推断,该遗址存在的时期约为距今5300年至2300年前,其中又以距今3500年至2300年间最为繁盛。整体遗址的范围广达约100万平方米(约100公顷),是目前台湾已知面积最大的史前聚落遗址。卑南遗址出土了大量石板棺以及其中精致的陪葬器物,是环太平洋地区规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之一。目前该遗址已被行政院文化部指定为国家级遗址,并设有卑南文化公园,为全台第一座以考古遗址为主题的公园,园区面积约30公顷(即30万平方米)。

园区的户外空间也依照原貌复原了等比例(1:1)的史前住屋建筑,包含卑南族的少年会所与家屋,让民众得以实际感受史前生活样貌。整座公园属于开放式的绿地,不仅适合观光旅游,也是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园内设有宽敞的草坪、展厅与表演广场,并规划有天然植物林与考古参观路线,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站上瞭望台,卑南大溪、利吉恶地以及整个台东市区的景观尽收眼底;漫步于绿意盎然的草地之上,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前的文明对话,是一趟兼具知识性与感受力的文化探索之旅。

文章

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