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奮起湖位在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海拔約為1,400公尺。因其地勢三面環山、中央低平,外型如同畚箕,舊時便被稱作「畚箕湖」。由於奮起湖正好位在阿里山森林鐵路的中段地帶,早期以熱鬧的老街、便當及四方竹聞名。當地也因為是周邊村落趕集的匯集處,使得村民多聚居在火車站周圍。
奮起湖的建築依著山坡而建,火車站下方有條長約五百公尺的老街。這條老街上店家林立,販售當地特色小吃,像是便當、豆腐、糕餅等,吸引許多遊客駐足選購。隨著觀光熱潮興起,這條堪稱台灣海拔最高的老街,也成了阿里山旅遊行程中的熱門景點。老街位在火車站下方,早期並無正式街名,當地人都稱之為「街仔」,是奮起湖最早發展的商業中心。其歷史可追溯至阿里山公路與鐵路開通之前,堪稱是一條百年歷史的古街。
漫步在奮起湖老街之中,如同穿越時光隧道,特別是老街外聯道路皆為石階步道,層層相疊、起伏有致。街區面積雖小,但氛圍極似北台灣的九份,因此也有「阿里山的九份」或「阿里山的悲情城市」之稱。這種地形與歷史背景的相似性,為這裡增添了濃厚的懷舊氣息。
奮起湖火車站斜對面的四方竹,是因其竹竿呈四方形而得名。這種竹子原產於中國四川峨嵋山,經由日本引進台灣,時間約在1924年,目前只有溪頭與奮起湖兩地尚存,而奮起湖則是最早栽種四方竹的地方。至於義母樹,則位在前往太和與來吉的公路上,是一棵長在山棕樹上的枇杷樹。兩棵樹的根部彼此相連,因而被稱為「挨子樹」。
若站上大凍山的觀日峰,可欣賞玉山群峰間日出之壯麗景致。七星石則由十餘塊大小不一的巨石所組成,有的形狀像哈巴狗,有的酷似蜂巢,其中一塊大石平整如床,上頭還有類似腳印的凹痕,被稱為「仙足印」。至於「巨墓碑」,則是一座高約30公尺的小石山,岩面平直,形似一座巨大墓碑。
在火車站西南側,還有一處稱為蝙蝠行宮的地方,約有兩百隻蝙蝠棲息於此。牠們春夏來臨、秋冬離去,彷彿將此地當作行宮。英雄壁是一處坡度介於60度至90度間的三層峭壁,是攀岩訓練的絕佳場所。而三重峭壁所圍繞而成的深谷,深達百丈,形成一條險峻奇特的天然壯景。
此外,奮起湖出產的山野菜、竹筍、草仔粿以及愛玉子等美食都十分可口,來訪時不妨親自品嚐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