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城(日語:せんだいじょう)是位於日本宮城縣仙台市青葉區(舊陸奧國宮城郡)青葉山上的一座日本城(平山城)。雅稱為「青葉城」,另有「五城樓」之別名(參見仙台)。現為日本國家指定史跡。
仙台城由伊達政宗於慶長年間開始築城,自此成為伊達氏歷代藩主的居城與仙台藩的政廳所在地,延續至明治維新時的廢藩置縣與廢城令為止,歷時約270年。城郭在第二代藩主伊達忠宗時期完工,占地約2萬坪,規模宏大,與大藩之地位相稱。
仙台城雖曾因地震等天災受損,但屢次修復,並在戊辰戰爭時作為奧羽越列藩同盟盟主的據點,最終在未遭受戰火的情況下走入歷史,迎來明治維新。此後,城區於明治至大正年間被作為陸軍用地使用,絕大部分建築物被拆除。當時尚存的大手門、脇櫓、巽門曾被指定為國寶(舊國寶),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仙台空襲中焚毀。現今僅存部分「寅之門」的構件,被轉用為宮城縣知事公館的正門。
仙台城跡的土地所有權相當複雜,目前仙台市所有並管理的區域(作為青葉山公園)僅為其中一部分。多數區域因戰前歷史關係,由宮城縣護國神社及國立大學法人東北大學擁有。即便在本丸與二之丸之間,至今仍存在明確的地界。
仙台城的雅稱「青葉城」至今仍為宮城縣護國神社所使用,他們稱呼所在地為「青葉城」或「青葉城址」。而作為管理者的仙台市,則稱之為「仙台城跡」,而非「青葉城」。2003年登錄為國家史跡時的正式名稱亦為「仙台城跡」,在這之前則常以「仙台城址」稱呼,目前仍可見於如青葉通地下道的指示牌中。因此,即使是同一處城跡,目前仍存在不同的稱法,也常見於說明中並列兩種名稱的情形。
位於三之丸的仙台市博物館周邊,仍可見壕溝與石垣等遺跡。自此出發,徒步沿青葉山山道登山,將可見到規模壯觀的本丸石垣。從本丸遠眺,可俯瞰東側的仙台市中心與仙台平原,天氣晴朗時甚至可遠望太平洋。
至於北側的二之丸遺址,目前大部分為東北大學校區。當中東側亭台周邊與圓環北東角部分,實為仙台市擁有的青葉山公園飛地。
目前,也有計畫進行本丸御殿、城門、櫓樓、土牆等建築的木造復原工程,包含在空襲中焚毀的大手門與大手門脇櫓,以及在明治時代毀損的結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