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尾城位於現今石川縣七尾市古城町,是一座建於室町時代並在戰國時代持續發展的山城,現已被指定為國家史跡。城堡最初由能登畠山氏擴建,最盛時規模龐大,南北長約 2.5 公里、東西寬約 1 公里。
城址坐落於標高約 300 公尺的石動山系北端尾根(俗稱「城山」)上,可一覽七尾灣全景。由於山脊分出七條主要尾根——松尾、竹尾、梅尾、菊尾、龜尾、虎尾與龍尾,因此得名「七尾」。歷史文獻中也有稱其為「松尾城」或「末尾城」的記載,因主城建於松尾尾根之上。城的構造順著尾根延伸,形成連串的曲輪,畠山氏及重臣遊佐氏、長氏的宅邸位於核心曲輪群,家臣住宅分布在斜坡上,山腳下則是以惣構與砦防護的城下町。城郭考古學者千田嘉博認為,七尾城下町遺跡的規模與保存狀況可與福井縣的越前一乘谷遺跡相媲美。
與多數城址不同,七尾城因在前田利家遷至小丸山城後,市街發展轉移至小丸山一帶,避免了大規模開發或災害的破壞,因此保留了大量遺構。本丸的低石垣以五層堆砌,其他曲輪的石垣亦多數現存,這種規模與保存度在山城中極為罕見,與若狹的後瀨山城並列為重要遺跡,並於 1934 年被列為國家史跡。
2005 年,透過地中雷達探測進行遺構調查,發現了柱跡等建築痕跡。據說城門被移築至市內的西光寺保存。近年,七尾市教育委員會整修城山環境,修剪與伐開部分樹木,讓遊客能在此欣賞七尾市街、七尾灣、能登島與能登半島的壯麗景色。
文章
照片
目前沒有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