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寺城是位於日本滋賀縣近江八幡市安土町的山城,建於繖山(標高432.9公尺)山上,為南北朝時代至戰國時代活躍的佐佐木氏(後來的六角氏)之居城,也是其勢力的最後根據地。如今的城跡被列為日本的國家史跡,是研究中世日本城郭的重要遺址之一。
觀音寺城是日本中世山城中的代表,地勢高峻,坐落於琵琶湖東岸、東山道與八風街道交會的交通要衝之地,能夠監視周邊水陸交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其主要建築群位於山的南側斜坡上,曲輪(城內平地)錯落有致,分佈廣闊,據說曾經設有家臣與地方豪族的宅邸。此外,觀音寺城也是罕見地在中世時期就大量使用石垣構築的城堡,這一點在安土城出現之前極為罕見。
城下曾有名為「石寺」的市鎮,天文年間(16世紀前半)設有樂市制度,成為商業活動的重要據點,反映出六角氏政權的發展與經濟掌控力。
觀音寺城的具體築城年代尚不明確,但根據《太平記》的記載,早在建武2年(1335年)時,北朝勢力的六角氏賴已在此駐守,抵抗南朝名將北畠顯家的進攻,推測城堡當時已具有基本規模。觀應2年(1351年),足利直義聯合南朝軍在近江擊敗足利尊氏方,佐佐木道譽與六角氏賴等人潰退至觀音寺城籠城,當時的城名亦被稱為「佐佐木城」。
在之後的戰國時代,觀音寺城持續作為六角氏的本據地,直至1570年左右織田信長東征近江時,六角氏敗退,觀音寺城亦在政局變動中被廢棄。此後不久,織田信長便於相鄰的安土山興建了著名的安土城,將近江的權力重心由觀音寺轉移至安土。
如今,觀音寺城的遺跡雖多已荒廢,但登上繖山仍可見廣闊的石垣、曲輪遺構,並能眺望琵琶湖與周邊平野,風景壯麗,是歷史愛好者與登山客的熱門景點。附近的觀音正寺也與城名同源,傳統上被視為城的一部分或軍事據點。
文章
照片
目前沒有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