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賀縣位於日本的近畿地方,縣廳所在地為大津市。其行政區域與古代令制國的近江國完全重合,自古以來便作為交通要衝與戰略據點而繁榮發展,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地區。特別是象徵縣境的琵琶湖,占地約為縣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其存在深深根植於滋賀縣的自然、文化與經濟之中,因此滋賀縣也被稱為「湖國」。
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湖泊,提供豐富水資源給京都府與大阪府,因此也被稱為「近畿的水瓶」。此外,由於湖泊的存在,雖然滋賀縣為內陸縣,卻擁有多達20個漁港,過去更是水運貿易繁盛之地。像是大津與堅田等港町,曾作為連結若狹灣與京都、大阪的重要據點而發展。
滋賀縣位處於東海道、中山道、北陸道等陸上交通要道的交會處,自古以來便是重要的戰略據點。在戰國時代更有「得近江者得天下」之說,是歷代權力者必爭之地。
另一方面,現代的滋賀縣則作為京阪神大都會區的一部分而蓬勃發展。靠近京都與大阪的湖南地區(如大津市、草津市)因新快速列車的普及,已日益發展為通勤型住宅區,人口成長顯著。在南草津車站周邊,城市化進展快速,集合了大量公寓與商業設施。相對地,湖北與湖東地區則仍保有田園風貌,儘管存在地區差異,但地方再生的各項努力也十分活躍。
在產業方面,滋賀縣是西日本數一數二的工業大縣,第二產業占縣內總生產約48%,此比例為全國第一。隨著物流基礎設施的完善,縣內設有眾多物流據點與工廠。此外,戰後由於環保意識提升,滋賀縣也以「環境先進縣」聞名,吸引了許多企業與人才進駐。
在氣候方面,琵琶湖周邊的平地氣候呈現漸層變化,南部屬於太平洋型或瀨戶內海式氣候,北部則有部分地區屬於日本海型氣候。尤其是湖西與湖北地區為著名豪雪地帶,在長濱市余吳町等地,過去曾觀測到超過6至7公尺的積雪。琵琶湖周邊氣候相對溫和,夏天的炎熱與冬天的寒冷都較其他盆地地區緩和。
在交通方面,滋賀縣與中部地區關係密切,地處近畿與中部兩大區域的交界,因此積極參與兩地的廣域合作。與福井縣、岐阜縣、三重縣共同組成「日本中央共和國」,致力於透過廣域聯盟推動地方振興與文化交流。
在自然環境、交通、歷史、產業等多方面都展現獨特風貌的滋賀縣,憑藉以琵琶湖為核心的豐富自然資源與歷史文化融合,在近畿地區中展現了鮮明存在感,深受眾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