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洲城(おおずじょう)位於現今日本愛媛縣大洲市,原為伊予國喜多郡大洲的一座城堡。這座城在歷史上有多個別名,包括地蔵ヶ嶽城、比志城以及大津城(大洲的舊稱),顯示出其歷史上的多樣稱呼與變遷。
大洲的地理位置雖然略為偏遠,但自古以來便是交通要地。大洲街道與宇和島街道在此交會,形成南北貫通伊予的重要路線;往東則可穿越四國山脈通往土佐國,往西則接近作為外港的八幡浜(現今八幡濱市)。這些路線使得大洲在交通與物流上一直扮演關鍵角色。
大洲城最初由伊予宇都宮氏所建,選址於肱川與久米川交匯處的地蔵ヶ岳,因此最早被稱為地蔵ヶ岳城。進入江戶時代初期,著名武將藤堂高虎等人對城堡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建立起近世城郭的完整體制,使大洲城成為當時具有實用與象徵意義的政治與軍事據點。隨著大洲藩的成立,城下町也逐漸繁榮,成為地方政治與經濟的中心。
明治維新以後,大洲城逐步喪失了原有的行政功能,但在當地居民長期的保存與保護努力下,部分結構仍保存至今。其中,台所櫓、南隅櫓等四座櫓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整個城跡也被列為愛媛縣指定史跡。最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平成16年),當地市民透過募款成功復原了四重四階的木造天守,忠實重現了江戶時代的建築風貌,也使大洲城成為日本少數實現天守原貌復原的城堡之一。
文章
照片
目前沒有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