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

花蓮縣位於臺灣東部,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西側由中央山脈與臺灣西部相隔,北鄰宜蘭縣,西北與臺中市、西與南投縣、西南與高雄市、南與臺東縣相接。總面積4,628平方公里,為臺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

地理與自然環境

花蓮縣地形狹長,南北長約137.5公里,東西最寬僅43公里。境內以中央山脈海岸山脈為主,平原僅占總面積的10%,人口主要集中於花東縱谷,其中花蓮市、吉安鄉、新城鄉組成東部地區最繁榮的都會區,人口約20萬人

縣內擁有壯麗的自然景觀,著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皆涵蓋其中。此外,花蓮擁有全臺最多的百岳,其中包含南湖大山、奇萊山、秀姑巒山、無明山、合歡山東峰等43座高峰。

花東縱谷與海岸地形

花蓮縣的平原位於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之間,形成花東縱谷。此區地勢平緩但幅員狹小,最寬處約9公里,最窄處僅約3公里,地形屬於河川沖積扇。縱谷北側的入口大致由秀林鄉崇德車站向南延伸至花蓮溪口,部分區段因地勢狹窄,被稱為「新城走廊」。

東側的海岸山脈生成時間較晚(約400萬年前),地勢低於中央山脈,最高峰為新港山(1,682公尺)。此山脈主要由軟性沉積岩與板岩構成,易受崩壞影響,並且因地殼運動,每年仍以約3公分的速度上升。

原住民文化與歷史

花蓮縣為臺灣原住民最多的縣份,歷史上曾稱為「奇萊、洄瀾、多羅滿」,其中「洄瀾」即花蓮名稱的由來。縣內以阿美族分布最廣,其他族群包括太魯閣族、布農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漢族則為後來遷入的族群。

花蓮縣旗的設計理念象徵「太陽的故鄉」,太陽從太平洋升起的意象,代表曙光與希望,旗面上的光點則象徵當地多元族群的融合。

產業與觀光

花蓮以觀光產業為主,依託壯麗的山海景色,擁有太魯閣峽谷、清水斷崖、七星潭、秀姑巒溪、瑞穗溫泉等著名景點,是國內外旅客熱愛的旅遊勝地。

農業方面,花蓮盛產文旦、剝皮辣椒、金針花、紅糯米等特產,並以優質大理石聞名,花蓮大理石產量占全臺最大,是當地重要的礦產資源。

花蓮縣融合了壯麗的自然景觀、多元的原住民文化與豐富的觀光資源,擁有東部地區最重要的都市機能,同時也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旅遊勝地之一。從太魯閣的峽谷壯景花東縱谷的遼闊視野,花蓮縣展現了臺灣東部獨特的魅力與生命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