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福德庙(四结金身土地公)

地址: 268宜兰县五结乡福德路68号
四结福德庙(四结金身土地公)

位于宜兰县的四结福德庙,是当地历史悠久的重要信仰据点,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最初庙宇坐东朝西,前方有一条小河流向兰阳溪,后来因淤积而变成农田,形成今日田园风貌。庙宇后方的地区则因盛产芋头而有“芋仔园沟”与“溪底沟”之称,显示出地方农业与信仰之间的紧密联系。

1990年,地方信众基于风水方位的考量,认为庙宇应朝东以祈求更多庇佑,遂决定重建并调整朝向。两年后(1992年),新庙前殿完工,并由时任宜兰县长游锡堃亲自为镇殿土地公戴上官帽,象征神威与尊荣。

四结福德庙每年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是农历二月初二举行的“过金火”仪式。在黑令旗的引导下,神轿首先绕行庙宇一圈,接着在庙埕绕行三圈,整个仪式共进行三趟,寓意“好事有一便有二”、“有二便有三”、“无三不成礼”,是地方文化与信仰融合的具体体现。

1967年,在地方仕绅陈阿炉与郑赞旺等人的推动下,成立了“土地公会”,成员多为当地农民。土地公会每年会举行掷筊仪式,以决定当年的头家与炉主,并于农历二月初二与四月二十六日举行祭典,传承社区的信仰文化与团结精神。

文章

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