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奠安宮位於宜蘭縣羅東鎮,是當地歷史悠久的廟宇之一,創建於清朝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最初由當時羅東街第三保居民在現址建造土角厝,奉祀五穀之神——神農大帝,廟名為「五穀王廟」。由於信眾眾多,香火鼎盛,成為當時居民的信仰中心。
根據地方傳說,過去羅東地區曾爆發嚴重瘟疫。在這段時期,玄天上帝據稱顯化救世,使瘟疫得以平息。居民為感念神恩,決定重建廟宇,並在神農大帝「同意」下,將玄天上帝扶正為鎮殿主神,廟名亦因此更名為「奠安宮」,並共同供奉玄天上帝與神農大帝。
與台灣其他廟宇的玄天上帝塑像不同,奠安宮所供奉者造型獨特,其面貌呈現粉面、少鬚,並配有山羊鬍,這樣的形象在全台相當罕見。
奠安宮被視為羅東地區的「主母廟」,長期以來在民間信仰中扮演重要角色。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玄天上帝聖誕之際,宮內外會舉辦熱鬧的慶典「羅東大拜拜」,吸引大批信徒與遊客前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