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田城位於長野縣上田市,是由戰國時代名將真田昌幸於1583年(天正11年)所築,為一座以防禦性能聞名的平城。因地處千曲川的支流——尼ヶ淵旁,築城初期也被稱為「尼ヶ淵城」。城址北有太郎山、南臨千曲川,周圍自然地形複雜,再加上人工引流構築,形成堅固的總構防禦體系。
上田城最為人熟知的是在第一次與第二次上田合戰中,真田昌幸分別於1585年與1600年成功防守,擊退來犯的德川軍。這些戰役不僅凸顯真田氏的軍略智慧,也讓上田城成為戰國史上的傳奇之一。然因真田昌幸在關原之戰支持西軍戰敗,最終被流放紀伊國,1601年上田城遭德川方破壞,堀也被填平。
江戶時代,真田氏嫡子真田信之投效東軍,保留了家名並成為上田藩藩主,但因上田城已被破卻,初期以三之丸為居所統治。後來轉封松代,改由小諸藩出身的仙石忠政入主上田,於1626年開始重建上田城,基本沿用真田時期的縄張,但構造則改為近世城郭風格。本丸增建了櫓7棟與2座櫓門,構築典型的黑色下見板張城郭外觀。不過在仙石忠政於1628年去世後,城的增建計畫隨之中斷。
之後上田藩由松平(藤井)家統治至幕末。明治時期廢藩置縣後,上田城大部分設施遭拆除或移築,僅剩西櫓與部分石垣留存於原地。昭和與平成年間進行多次復原工程,將移築櫓遷回原位,重建櫓門與圍牆。目前,本丸的南櫓、北櫓、西櫓為可見之代表性建築,仍保留城郭遺構風貌。
今日的上田城址已整備為上田城跡公園,是市民休憩與觀光的重要地點。每年四月舉辦的「上田城千本櫻祭」吸引眾多遊客,夜間點燈也獲選為「日本夜景遺產」。園內設施還包括市立博物館、招魂社等。主郭內建有供奉真田一族的真田神社,因城在兩次合戰中「未曾陷落」,被視為「不落之城」,近年來成為考生祈願的名所。神社內一口古井傳說曾作為通往城外的密道。
三之丸舊址現為長野縣上田高校所在地,保留了松平氏時代的屋敷門與護城河。
文章
照片
目前沒有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