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鯉魚潭位於台灣花蓮縣壽豐鄉,是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最北端的重要景點。這座天然湖泊因河川襲奪而形成,湖面南北狹長、東西較窄,呈橢圓形,面積約 104 公頃,最深處達 15 公尺。湖水來自地底湧泉,因此四季清澈透明,水質優良。
關於「鯉魚潭」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因潭畔山嶽形似鯉魚,因此湖與山皆以鯉魚命名,甚至流傳著「鯉魚山上有鯉魚,鯉魚潭裡水中游」的俚語。另一種說法則源自太魯閣族的傳說,他們登上山頂俯瞰潭面時,認為湖形宛如一尾掙扎跳動的鯉魚,因而得名。
鯉魚潭自然環境保存良好,生態資源豐富,每年四、五月更舉辦「螢火蟲季」,成為觀賞螢火蟲的重要據點,展現當地在環境保育上的成果。湖區周邊的玉山神學院也是春季賞櫻的熱門地點。
如今的鯉魚潭不僅因清麗湖光與群山相映的景緻而成為花蓮旅遊的代表景點之一,更與太魯閣、七星潭並列為花蓮最知名的觀光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