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县位于台湾南部,东与南投县、高雄市相接,西临台湾海峡,南以八掌溪与台南市为界,北隔北港溪、石龟溪与云林县相邻,并环绕嘉义市全境。北回归线穿过县境南部,使嘉义县地理上横跨亚热带与热带气候区。县治设于太保市,全县辖有2市、2镇、14乡(含1个山地乡),共计18个乡镇市。
嘉义县古名“诸罗县”,名称源自平埔原住民洪雅族社名的译音。1787年,由于林爽文事件,乾隆皇帝嘉奖当地百姓忠义守城,下诏改名为“嘉义县”。
地理与自然环境
嘉义县位于嘉南平原,境内地势大多低于100米,土地肥沃,水利建设完善。全县地形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海岸四大类,东侧为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中部为嘉义丘陵、竹崎丘陵,西部为嘉南海岸平原。县内最高点为阿里山乡的玉山主峰,最低点则位于东石乡的鳌鼓海埔新生地。
嘉义县的海岸地形属于云嘉洲潟海岸与嘉南洲潟海岸,外伞顶洲是台湾最大的滨外沙洲,潟湖面积亦居全台之冠。沿海地区因沙洲屏障形成浅海,适合发展养殖渔业与盐业,使嘉义县成为台湾水产养殖与制盐的重要基地。
水文与气候
嘉义县境内河川多源自东侧高山,向西流入台湾海峡。主要河川包括北港溪、朴子溪、八掌溪,另有石龟溪、牛稠溪、清水溪等支流。县内水库包括仁义潭水库、曾文水库、内埔子水库,并拥有多条水圳,如大林圳、好收圳、中兴圳、道将圳、隆恩圳,确保农业灌溉与供水稳定。
气候方面,嘉义县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平地地区6月至9月降雨最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821.6毫米,台风季节时降水集中,冬季干燥,部分月份甚至无降雨。山地地区如阿里山降雨较多,年均降水量达3,940.6毫米,全年气温凉爽,最热的6月至8月也仅约14℃,冬季月均温则可低至6.5℃。
经济与特产
嘉义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农渔产业,沿海的东石渔港、布袋渔港盛产蚵仔、虾子与各类海鱼,其中西施舌被视为珍品。内陆则以民雄乡的鹅肉、凤梨酥、金桔果酱闻名,新港地区则以新港饴、笨港饼享誉全台。阿里山地区则以高山茶著称,尤其阿里山茶远近驰名。
嘉义在日治时期曾因邻近阿里山森林,发展出木材加工业与林木进出口贸易。为了运输珍贵木材,日本人修建了阿里山森林铁路,这条铁路至今仍是台湾知名的观光路线。
嘉义县兼具平原农业、山地茶产业、渔业与观光资源,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从阿里山的云海与茶园,到东石渔港的海鲜与布袋滨海风情,嘉义县既展现了台湾农业与渔业的活力,也保留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