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称“日本国”,位于东亚,是由约14,125座岛屿组成的岛国,总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其国土被太平洋、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及东海等海域包围,与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千岛群岛、台湾及中国大陆相邻。全国人口约1.241亿,排名世界第11,其中首都东京及周边地区组成的首都圈居住超过3,500万人,是全球最大都市圈。日本实行单一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天皇是国家象征,政治实权由国会及内阁总理大臣领导的内阁掌握。
日本建国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660年,其皇室自古以来“万世一系”。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始于1世纪弥生时代邪马台国,由女王卑弥呼统治。4世纪,关西地区形成首个统一政权,并在飞鸟、奈良时代效仿隋唐制度与文化,确立中央集权体制。8世纪进入平安时代,日本逐渐脱离中国影响,形成独特的国风文化,并以京都贵族生活为中心。12世纪末,武士阶级崛起,建立幕府政权,主导国政长达600年,天皇沦为名义上的君主。幕府时期涵盖镰仓、室町与江户时代,期间经历南北朝、战国及安土桃山等政治纷乱时期。江户时代,日本实行锁国政策超过200年,直至1854年被迫开放港口。
近代日本在19世纪中期经历明治维新,废除幕府制度,实施君主立宪制,推动工业化及现代化,并将琉球纳入版图。此后,日本国力迅速增强,战胜清朝与俄国,扩展领土至台湾、库页岛南部及朝鲜等地,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初,日本在军部控制下走向法西斯化,先后发动侵华战争及太平洋战争,最终于1945年战败。战后,日本在盟军主导下重建,实施以国会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天皇成为虚位元首,并在宪法中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仅保留自卫队作为防御力量。经济复兴后,日本成为亚洲最早的已开发国家之一。
在日语中,“日本”读作“にっぽん”(Nippon)或“にほん”(Nihon),两种读法至今并存,无官方标准。名称意指“朝阳升起之地”,源于古代文学如《万叶集》及《源氏物语》。唐代文献记载,日本于670年自称“日本”,689年天武天皇正式改国名为“日本”,703年获国际承认。中文历史上,曾以“东瀛”“东洋”“扶桑”及“倭国”称呼日本,其自称则为“大和”。